从80kg瘦到62kg不到2周!韩药师的“73饮食法”摆脱冠心病

▼正文:曹承佑 图/大是文化、达志示意图

浑身毛病的商业人士,如何自愈?

我原本的梦想不是当韩药师(按:韩医是韩国的汉方医学体系,主要是在传统中医的体系上,结合朝鲜本土医药发展起来,跟中医略有不同。而韩药师是专门贩售与指导韩药的地区认证专业人员),第一份工作是银行员,当时真的很拼,加班和吃消夜简直就是家常便饭,二十几岁的青春就这样度过了。

后来,因为每天工作都会接触到钱,因此产生赚大钱的欲望,想着:“要不然就来大干一场?”于是决定转换跑道,几经思考后选择了咖啡事业。我亲自试喝并学习冲泡各种咖啡,像是罗布斯塔(Robusta)与耶加雪菲(Yirgacheffe),甚至还自创减肥咖啡,就这样事业蒸蒸日上。然而不知不觉间,我的体重超过了80公斤,胸口也出现剧烈的疼痛感。

当时我就跟一般的韩国男生一样,吃着面包、饼干与冰淇淋,喜爱炸猪排、热狗与炸酱面。我因此变胖,且伴随着失眠、消化不良、晕眩与头痛等症状。现在想想,这是因为我忽视了身体给的警讯才演变成这样。我当时只能借由吃消化药与止痛药来减缓症状;如果肌肉疼痛难耐,则会去医院注射类固醇,并不断洗脑自己“现在必须更专注在事业上”,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。

减肥,瘦身,饮食,胸闷,蔬菜,面包,水果,。(图/达志示意图)

不过,其实我小时候偏瘦,因为以前妈妈会从田里摘蔬果,然后煮成美味的饭菜,所以我能在日常饮食中均衡摄取蔬菜与水果。她很坚持不能把工厂做的食品当作餐点,托妈妈的福,那时我的身体很健康

长大后,当我因为胸痛去医院就诊时,医生说这是冠心病的初期症状,也就是血管出现轻微阻塞现象。冠状动脉是负责为心脏供应血液的血管,因此当这些血管变窄和阻塞时,就被称为冠心病(冠状动脉阻塞)。而我经过学习才知道,这种心脏病中,有高达30%的患者会在毫无症状下猝死,也就是说,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未察觉病因便突然离世。就算在发病后黄金时间(4小时)内紧急送医,死亡率也高达10%。冠心病是美国死因第一名,在韩国排第二,真的是很可怕的疾病(按:在中国台湾,心脏疾病在2023年的死因排行中位居第二)。

我遵照医生指示做了冠状动脉的血管摄影(利用放射线来检查血管的方法)。医生将直径小于2毫米的导管放入血管中,并注射显影剂来观察血管阻塞程度。检查过程很痛苦,我完全不会想再经历第二次。之后我就一直吃医院开的药,吃了之后副作用也越来越严重,可说是苦不堪言。

后来我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,因此即使一把年纪还去考韩药学系。到了那时,我才知道斯他汀(Statins)类的胆固醇药品会引发神经痛等副作用。由于亲身经历过,我才体会到“医院与药品不一定能治愈疾病”的事实,因此中止了所有事业,回乡疗养并投入与健康相关的学习中。

过去,我心中存在一些疑问:“人为什么会变胖?为什么会生病?”为此我读了非常多书,并遵照作者的主张去一一实践,像是大口吃肉、喝防弹咖啡(在咖啡中加入奶油来喝)。但不仅减肥没成功,反而加重了病情。

减肥,瘦身,饮食,胸闷,蔬菜,面包,水果,。(图/达志示意图)

后来,我偶然读到了一本书,内容提到“智人(Homo sapiens)是吃什么赖以为生”、“野生动物为什么不会发胖也不会生病”,看完后,我有如醍醐灌顶般的了解到,不论我们的身体再怎么复杂,只要遵循自然法则,一切就会如镜子般清晰可见──我意识到活生生的人就应该要吃“活的食物”(蔬菜、水果与无添加蔬果汁),只要舍弃“死的食物”,吃活的食物,就能彻底摆脱肥胖与疾病(按:本书中提到“活的食物”,是指蔬菜、水果与无添加蔬果汁;“死的食物”是指加工食品、乳制品、肉类、鸡蛋、面包与饼干等食物)。

从那天起,我把冰箱中所有加工食品、牛奶、鱼类、鸡蛋、面包与饼干等食物全丢到垃圾桶中,并开始实践蔬果饮食。我并非因为蔬食主义或纯素主义,而是受“活的食物”概念启发,而开始以蔬菜、水果及无添加蔬果汁为主食。

结果相当惊人。不到两周,我的疼痛消失了,而且体重开始减轻。本来拖着80公斤、不管走到哪里都觉得累的沉重身躯,但实行蔬果餐后自然瘦到了62公斤。因为是吃来自大自然的食物,所以没什么副作用。在之后的10年,我的身材都维持在177公分、62公斤,而且从未因生病而踏进医院。

在东方医学中有“药食同源”一词,意思是“食物即药”。以此理论为基础,延伸出以食物来治疗的称为“食治”(按:即食疗),而以食物来治疗疾病的医生称为“食医”(按:类似现代的营养师)。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(Hippocrates)也曾说:“让食物变成你的药,让药变成你的食物。”然而,许多医生在宣读〈希波克拉底誓词〉(按:医学生完成训练后,都得宣读这段誓言,才能成为医生)后,便开始违背“这位父亲”的遗训。

减肥,瘦身,饮食,胸闷,蔬菜,面包,水果,。(图/达志示意图)

他们不以食物为药,反而开始把有毒的药当成食物一样喂给病人,甚至还说出“一辈子跟药当好朋友”这样的话。被困在医院体系里的医生,往往不会轻易说出“先从饮食开始改变”的建议,反而经常一脸不耐烦的在3分钟内结束看诊──看着电脑上的图表与报告,透过“3分钟诊断”来开药。我并不是要责怪医生,而是想指出在资本主义下的医疗体系问题。在这个体系下,病人不是治病的对象,而被当作“赚钱的对象”。诊疗越快、看越多病人,才能赚到钱。

我并非想责备医生与医疗体系,因为现实是减轻病人的症状才能赚到钱。而且不妨想想,如果有个病人因为“痛到受不了”而去医院,结果医生却对病人说明疼痛的原理,像是“疼痛是康复的过程”,或对病人说“忍耐一下,等不痛之后好好改变饮食和生活”,未免太不切实际了。因此,即使医生知道开一次刀并不会完全根治疾病,还是会建议病人直接开刀,并提供一堆止痛药。

我经营的韩药局名为“预防院”,但从经济的角度考量,预防无法带来收入,说穿了就是无法获得经济利益,难以赋予医生投入其中的动机。正因如此,我能理解真正有医德的医生,为何想对这令人无语的医疗体系提出质疑。

京都堂,过年,饮食,聚餐,肥胖,瘦身,。(图/达志示意图)

七三法则:七成蔬果、三成正常吃

当我强调要多吃生食时,你可能会反问:“只吃蔬菜和水果,要怎么活?”这句话我也认同。想像一下:早上喝了无添加蔬果汁后去上班;中午吃了苹果和香蕉;晚上下班回家时,外头正飘着细雨,天气湿冷。尤其是在寒冬雪季从外头回到家时,一定想来碗热呼呼的汤,怎么可能会想吃蔬菜和水果。

黑猩猩是人类最接近的近亲之一,至今仍在丛林中以水果和树叶为主食。相比之下,人类祖先为了适应多变的气候环境,尤其在迁徙至寒冷地区时,早期便学会了使用火,这成为维持生命与发展文明的重要应变手段。毕竟,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深处,怎么可能找到蔬菜和水果?

所以,我建议你遵循7:3饮食法,也就是说,七成的饮食以水果、蔬菜与无添加蔬果汁为主,剩下的三成则能随心所欲的享受美食。但就算是“随心所欲”,也有一定的优先顺序。

哈佛,健康,饮食,。(图/达志示意图)

我建议以蔬菜、水果、无添加蔬果汁为主食,然后将天然淀粉类食物作为“能随心所欲吃的食物”。又或想喝口热汤时,可以使用香菇、昆布与洋葱,代替小鱼干熬出高汤,味道也很鲜甜。如果想喝马铃薯汤时,就加入马铃薯;想喝豆腐味噌锅时,就加入豆腐和味噌。搭配这样的汤,你可以吃一碗糙米饭,或蒸马铃薯或地瓜来享用。

像这样不摄取动物性蛋白质、加工食品与加工肉品,主要摄取蔬果与天然淀粉类食物的饮食方式,被称为“全食物植物性饮食”。关于类似的概念,在韩国,也有糙米蔬食的先驱者黄圣秀博士等许多人士极力提倡;在西方,约翰.麦克杜格博士很早就推出《麦克杜格博士的全书食餐桌》(The McDougall Program for Maximum Weight Loss)一书,并在五、六十年间获得热烈回响。全食物植物性饮食的概念与提倡解救动物的纯素(Vegan)有点不同。纯素的概念是不吃肉,但可以吃经过加工的蔬食;但全食物植物性饮食不只是不吃肉,连加工过的蔬菜都不吃,可以视为是一种“纯粹的蔬食”。

7:3法则的七成是指蔬果与无添加蔬果汁,其他的三成可以随意吃。如果其他三成都选择天然淀粉类食物,那么你拿到的不只是100分,而是120分。因为这样的饮食方式,能彻底排出体内废物。除非你身处极端情况(像是误闯毒气室),否则我可以相当有信心的说,这样的饮食方式有助于控制体重,并降低罹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。

【推荐好书】

减肥,瘦身,饮食,胸闷,蔬菜,面包,水果,。(图/达志示意图)

书名:80-62 完全代谢

作者:曹承佑

简介:韩药局“预防院”院长,原是金融白领,因健康问题攻读韩药学自救,成为韩药师,透过70%蔬果餐、30%正常吃,肥胖、失眠、便秘、干眼、酸痛倦怠、三高⋯⋯自然消失。

出版社:大是文化

   免责声明    本站部分内容《图·文》来源于国际互联网,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站立场!

本站尊重知识产权,版权归原创所有,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,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,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、版权问题时,烦请与我们联系,微信号:aak-cc ,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。